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80%以上青少年患有痘痘,但是只有38%的患者會經由正常管道就醫。事實上,青春痘透過正確治療,才能避免日後產生痘印跡與痘疤,而影響自信。近年醫用光電雷射的發展迅速,多款不同波長的雷射因應皮脂腺而生,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攜手校園教師共同為青少年衛教正確潔臉方式,更宣導及時就醫的重要性。
光電雷射輔助治療新選擇,除了控油更要滅菌
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胡倩婷理事長說明,光電雷射在台灣治療青春痘已有成熟的臨床證據,許多醫師對光電雷射的應用已有愈來愈多的經驗,除了已通過衛福部許可的雙波藍雷射之外,也已有更多的雷射武器加入應用,過往的染料雷射、油切雷射等,到近期各種新波長像是1450nm或1726nm的加入,一直在不斷地發展相關應用。
以往的治療大多著重在皮脂腺的減少,而青春痘的成因跟內分泌、日常飲食作息、氣候等有關,而治痘「油」是一大關鍵,皮膚過度出油會提供痤瘡桿菌充足的食物來源,使其大量繁殖菌群失衡,進而分解皮脂產生游離脂肪酸,引起皮膚發炎反應,形成青春痘。但近期也留意到痤瘡桿菌的菌群失衡也是一大成因,市場上有應用450nm的雷射能滅菌,為肌膚打造平衡菌群,減少發炎長痘的可能。
皮膚專科醫師許哲豪表示,有些家長誤以為青春痘過了青春期自然會好,但是卻可能會因未正確治療而留下痘疤,而必需花大錢來治療痘疤,現在研究發現,嚴重青春痘患者連心理上也會有「疤痕」,出現沮喪、憂鬱,甚至產生自殺傾向。所以,青春痘不要放任不管,還是要對症用藥治療。
皮膚科門診常見治療青春痘藥物包括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生素、口服或外用A酸、過氧化苯等,但是藥物使用仍然可能有副作用,例如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外用酸類對於敏感性皮膚恐造成刺激脫皮,或是有些藥物會引起腸胃不適;使用口服A酸要嚴格避孕,有些人使用產生落髮、乾眼等問題。
如今光電雷射在青春痘運用上愈來愈受重視,是一個讓不想吃藥、不能吃藥或合併治療的選擇。因為雷射打在臉上不經腸胃吸收,速度也比較快。市場上有多台雷射可以輔助治療青春痘,其中一台利用1450nm及450nm雷射雙波長來進行治療,原理是1450nm能讓皮脂腺萎縮,降低出油或長痘的可能,而另一個波長450nm可以殺菌,藍光會使痤瘡桿菌中的紫質產生自由基,達到滅菌的效果。臨床發現可以作為輔助治療,對於藥物治療耐受度不佳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仍然要注意清潔與飲食,以及維持良好睡眠,才能有效控制痘痘。
青春痘治療多管齊下?選擇專業醫師才是正道
整形外科黃維超醫師則表示,青春痘其實是一種「毀容性疾病」,嚴重患者恐留下痘印跡(發炎後的色素沉澱,如紅斑、黑斑),至少長達6個月,甚至更久,以及痘疤。尤其青春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不知青春痘日後會留下痘印跡與痘疤,而影響心理,一旦未來滿臉痘痘在社會工作,或進行社交生活時,自信心會不足。還有的人在摸索中會花費很多時間與金錢,所以,青春痘雖然不是重大疾病,卻如「毀容性疾病」。
如果有青春痘一直吃傳統藥物都沒效,現在可以經過醫師診斷評估,採取複合式調理,即藥物搭配雷射光電(藍光雷射),針對靶區如臉部T字部位皮脂腺做控油、抑制發炎。藍雷射的治療不需要敷麻藥、過程時間短,對重拾自信能助一臂之力。
藍雷射青春痘特門診,跨入校園從桌遊做起
胡倩婷理事長分享,今年初與多家學校、補習班分享座談,邀請多位專業的醫師前往進行青春痘防治衛教,並舉辦桌遊設計比賽,特別與曾兩度獲德國紅點設計獎、世界盃桌遊錦標賽的桃園市壽山高中共同合作,壽山高中蘇健倫老師表示:「這次的桌遊設計比賽吸引超過20組學生參與,不論是桌遊作品的成熟度、設計感、遊戲性都有高度的水準,本次在評分環節更罕見在7位評審及5類評分標準計算下,出現雙冠軍的情況,經討論學會更追加冠軍獎勵成就非凡的學生。」
蘇健倫老師進一步表示,本次雙冠軍的桌遊皆會進行實體化,並免費發送到各國高中院校,讓學生能在遊戲中吸取知識,讓複雜的醫學、生物等知識,以更簡單的方式提升記憶,從而由生活型態改變潛而默化為日常習慣。
胡倩婷理事長最後宣導,青春痘防治問題是大部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路,已經聯手全台超過80家醫院及診所提供藍雷射青春痘特別門診服務,希望能為有青春痘困擾的人提供專業知識與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