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逾8成人會下背痛 醫:可不是閃到腰那麼簡單 – 自由健康網


馬偕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新曜提醒,下背痛出現一些症狀,不要拖要馬上就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人的一生中,逾8成的人會發作一次「下背痛」,馬偕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新曜提醒,不是所有的下背痛都只是「閃到腰」那麼簡單,出現發燒、體重驟降、下肢無力、麻木,甚至大小便控制困難,請儘速就醫。

林新曜在臉書專頁「林新曜醫師的貼文」分享,他表示,下背痛依病因可以分成「非特異性」及「特異性」,其中「非特異性」占了8、9成,原因複雜、致痛來源難以鑑別,因此治療結果常常差異很大。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異性下背痛有3類型:

●傷害性疼痛:像是肌肉或筋膜拉傷、關節退化。

●神經性疼痛:例如坐骨神經痛、神經根壓迫。

●骨質疏鬆或脊椎退化相關疼痛。

林新曜說,椎間盤性疼痛同時可能具備傷害性與神經性成分;神經根性背痛是沿著神經傳導到下肢,常見於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還有小面關節或薦髂關節退化引起的背痛;像是一般扭傷、肌肉痙攣、挫傷等,屬於肌肉與筋膜引起的背痛。

至於為什麼會痛?林新曜指出,最常見的是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椎體滑脫,導致神經根受壓迫。突出椎間盤釋放的發炎因子會刺激神經根或神經節,造成坐骨神經痛。而椎間盤、硬化如水泥般的小面關節、甚至骨刺,都可能造成慢性疼痛。

林新曜提醒,長期的疼痛會讓大腦「痛覺放大」,即使結構問題解決了,仍然會痛,這也是為什麼慢性下背痛很難完全治癒的原因之一。他談到治療方式時表示,多管齊下才有效,採取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與運動、針灸或注射等介入治療,若有明顯壓迫神經或嚴重退化,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健康網》吃飯順序錯讓血糖飆升? 法國百萬網紅分享「0元做法」 – 自由健康網

長者抑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視長者情緒健康 – 精神科專科醫生潘錦珊 | healthyD.com

健康網》不停打噴嚏是身體警訊! 營養師推5類食物改善 – 自由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