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運動不僅強身健體,也能延緩失智與腦部病變。示意圖。(路透社)
羅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失智症不只與年齡相關,美國一名神經科醫師指出,日常中一個容易忽略的隱形危機恐悄悄破壞大腦,甚至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他分享多年行醫經驗,並提出兩大關鍵習慣能有效預防認知退化、保護大腦健康,分別為及早發現與處理聽力退化問題、維持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紐約大學葛洛斯曼醫學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神經醫師Jaydeep Bhatt(音譯為傑迪普・巴哈特)在烏干達、迦納等資源匱乏地區行醫多年,觀察當地人少見抽菸與酗酒行為,更因天生「自然節制」的飲食文化,罹患腦部疾病的比例比美國相對低。他認為,要防止大腦退化,關鍵在於兩項生活習慣。
請繼續往下閱讀…
1.及早發現與處理聽力退化問題
Jaydeep Bhatt指出,許多腦部疾病的危險因子都被忽視,其中「未察覺的聽力衰退」是最被低估的風險之一。聽力與大腦語言區有直接關聯,若聲音無法正常傳遞進入左腦語言區,長期可能導致語言功能異常、甚至加速記憶力退化。
他提醒,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認知功能與中風風險檢查,包含血壓、心率、膽固醇等指標。因為高血壓、高血脂會造成腦部血管阻塞,雖無明顯症狀,但會悄悄影響腦部營養供應,久而久之將導致失智、記憶衰退。
2.維持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
腦部健康與心血管健康密切相關,而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與抽菸等危險因子,其實可透過「飲食」與「運動」來逆轉。Jaydeep Bhatt分享,非洲地區民眾的餐點份量普遍較小,且不習慣餐間零食,這樣的「自然節制」反而成為保護大腦的良方。
除了份量控制,飲食內容也很重要,像是得舒飲食(DASH)與地中海飲食就被認為對大腦健康有益,強調高纖、多蔬果、低鹽、低飽和脂肪。運動則是全球通用的護腦方法,不論哪一種神經性疾病,若能規律運動,都能顯著降低發病風險與症狀嚴重程度。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