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身保養 網路分享


(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亞太健身盛事降臨台中!準備好迎接一場史無前例的力量與耐力巔峰對決了嗎?!「2025全球極限體能鋼鐵大賽」(2025 Taichung Power Fitness Grand Prix) 即將於2025年12月12至14日 在台中市政府廣場及台中新市政公園盛大登場,點燃台中城市運動的熾熱火花。這項由台中市政府與中華民國文化休閒運動協會共同主辦的賽事,已正式獲得美國CrossFit總部授權,不僅是台灣參賽規模最大的CrossFit競賽,更以突破新台幣百萬元的總獎金,創下亞洲最高紀錄,成為亞太地區健身界矚目的年度盛事。

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2025年9月10日代表台中市長盧秀燕出席宣告記者會時強調,台中是一座勇於擁抱世界舞台的活力都會。他指出:「繼成功舉辦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及2024 Red Bull Showrun Taichung之後,今年台中市政府迎來全球頂尖賽事。這不僅證明台中是宜居城市,更是一座具備舉辦世界級運動盛會實力的國際都會。」

CrossFit作為一項結合力量、耐力、速度與協調的全方位體能挑戰,是當今全球最受歡迎的健身運動模式之一。此次「2025全球極限體能鋼鐵大賽」不僅是台灣史上最大型的CrossFit國際賽事,更首次同步舉辦「亞洲綜合體能高峰論壇」,廣邀各國體能專家學者齊聚台中,共同交流最新的健身趨勢與訓練科學。我們特別感謝長榮航空的冠名支持,讓這場比賽不僅是運動競技的舞台,更升級為一個國際級的專業交流平台。目前,已吸引超過十個國家的「鋼鐵好手」摩拳擦掌,準備齊聚台中一較高下,勢必將在年底掀起一股強勁的健身運動熱潮!

全球極限體能鋼鐵大賽 百萬獎金挑戰極限吸睛

記者會眾星雲集,包括「CrossFit台灣女子第一」洪寀睿、健力蹲舉世界紀錄保持人楊森,以及人氣嘻哈團體玖壹壹成員「洋蔥」擔任推廣大使,共同為賽事造勢。台中市政府副市長鄭照新更與洋蔥攜手領軍,邀請現場嘉賓與選手組隊,成為本賽事的「第一組」參賽隊伍,挑戰包括風扇車、划船機、壺鈴弓箭步和槓鈴抓舉等七項CrossFit經典動作,成功締造了「目前最佳成績紀錄」!鄭副市長笑稱:「歡迎大家組隊來挑戰,打破我們的紀錄!」

競賽組別與獎勵

本屆賽事分為菁英組與推廣組,旨在鼓勵台灣不同程度的選手參與:

菁英組 (Elite Category):

形式: 4人團體賽。

時程: 即日起開放報名;2025年10月底進行線上預賽;2025年11月初公布正選名單。

決賽: 入圍隊伍將於2025年12月13日、14日在台中市政府府廣場展開面對面對決。

高額獎金:

冠軍: 美金12,000元。

亞軍: 美金9,000元。

季軍: 美金6,000元。

台灣籍冠軍隊伍專屬加碼: 美金1,500元。

推廣組 (Promotional Category):

形式: 2人及4人團體賽。

內容: 設計多項較為輕鬆且具挑戰性的體能項目,包括有氧跑步、壺鈴弓步走、拋沙袋、負重架行走、風扇車與坐姿拉輪胎…等,鼓勵台中市民大眾輕鬆參與,體驗CrossFit樂趣。

臺中國際運動健身博覽會:全民健身盛宴

此外,活動期間更將特別規劃「臺中國際運動健身博覽會」,匯集國內外知名體能與健身品牌,打造一站式的運動健身體驗。現場亦安排多元豐富的周邊活動,從活力的有氧健身、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體適能課程,到新潮的微醺瑜珈提斯、促進親子互動的綜合體能訓練等,確保不同年齡層的市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無論您是想觀賞頂尖對決、參觀品牌展覽,或是親身體驗課程,都能沉浸在鋼鐵體能運動的獨特魅力中。

全球極限體能鋼鐵大賽 百萬獎金挑戰極限吸睛

齊聚台中,見證亞洲鋼鐵榮耀!

此次大賽不僅象徵著台灣體能運動發展的全新里程碑,更彰顯了台中市政府推動全民運動的堅定決心。台中市政府誠摯邀請全國市民踴躍報名參賽,無論您是追求極限的專業選手、熱愛健身的運動愛好者,或是想感受現場熱血氛圍的觀眾,都歡迎在12月12日至14日相聚台中市政府廣場與台中新市政公園,一同見證亞洲最強的鋼鐵榮耀誕生!台中市政府期待透過這場國際盛事,邀請全世界的旅客走進台灣、走進台中,親身體驗台中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熱情。這將不僅是一場屬於台中的輝煌盛會,更是全台灣的驕傲!

全球極限體能鋼鐵大賽 百萬獎金挑戰極限吸睛

據了解,「2025全球極限體能鋼鐵大賽」(2025 Taichung Power Fitness Grand Prix) 宣傳記者會星光熠熠,多位貴賓親臨現場,共同為賽事揭開序幕,包括: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台中市運動局長游志祥、台中市經發局副局長林敏棋、台中市政府顧問秦熙嶽、中華民國文化休閒運動協會理事長文大培、CrossFit東南亞經理 Juria Maree、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嘉明、台灣阿迪達斯股份有限公司運動行銷經理何旭平、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董事長柯約翰John、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校長許光麃、中華民國體育記者協會理事長黃顯佑、CrossFit台灣女子第一選手洪寀睿、2025世界運動會健力金牌選手楊森、賽事推廣組宣傳大使玖壹壹洋蔥、台中市議員劉士州,以及各大體能賽事發起人等。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黃仁、廖偉翔、台中市議員李中、邱愛珊、林霈涵…等服務處亦派代表到場共襄盛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經濟壓力與高失業率下,內地年輕人的夜宿選擇悄然改變。以往流連網吧或洗浴中心的他們,如今轉戰24小時健身室。因為僅需月付約200元人民幣,下同),即可使用瑜伽墊作床、淋浴設施,甚至將跑步機噪音當「安眠曲」以助睡眠。部分上班族更趁午休到健身室補眠,尋求低成本且靈活的休息空間,成為社會壓力下的另類生活智慧

 共享空間的睡眠新解

 過去,網吧或汽車旅館曾是年輕人廉價過夜的選擇,但它們的嘈雜、煙霧瀰漫,以及洗浴中心的狹小和缺乏隱私,令追求更好睡眠品質的年輕人感到疲憊。如今,24小時營業的連鎖健身室卻意外成為他們的睡眠避風港。憑藉月費僅約200元的健身卡,他們可在不同城市「小睡」,從午休到夜宿,甚至發展出「全國巡睡」的新模式。

 這現象背後,是高房價與高工時的雙重壓力,擠壓了年輕人的生存空間,使基本睡眠需求難以保障。健身室原是以自律與效率為核心的商業空間,卻因24小時開放,意外填補了这一缺口。瑜伽墊成了臨時床鋪,跑步機聲化作白噪音,淋浴間滿足了清潔需要。在這裡,他們可暫放疲憊,找到一種比在家更踏實的安心感。他們不再為「不夠自律」而焦慮,反而將「在健身室睡覺」視為一種高級的「心理安慰」——即使沒流汗,也至少睡著了。

 健身室睡眠案例實錄

 一名35歲的北漂國企員工表示,最初辦健身卡是為了減肥,但最終卻發現健身室的休息區,才是他最划算的午休「高效大床房」。他在暖氣充足的休息區小憩一小時,效果遠超回家補眠,最初擔心別人的眼光,但很快發現「根本沒人在乎」。

 在創業公司上班的一名女士,則將健身室月卡視為一種精打細算的午休投資。每個月僅需200元,就能享受比鐘點房更踏實的睡眠體驗,尤其是在冬季有地暖與蓋毯的時節,更是舒適無比。她發現,晚上10點後,當大多數人回家後,健身室便成為她的「豪華套房」,隨時可以決定是訓練還是休息。而還有一位剛辦卡的北漂青年,在瑜伽課上直接睡著,起初覺得尷尬,但老師的一句「身體太累了,此時好好睡一會兒比什麼運動都強」,讓她豁然開朗。

 另一名「90後」青年初到北京時,曾想用老家辦的月卡在連鎖健身室過夜省住宿費。但他發現健身室夜間有店長巡邏,且明令禁止過夜,最終只能練完有氧在瑜伽墊小睡片刻——可當鐘點房,卻無法作長宿之用。

 管理漏洞與潛在衝突

 隨著越來越多人將健身室作為睡眠場所,業者面臨新的管理挑戰。24小時健身品牌的核心業務是健身服務,而非住宿。月卡制度雖賦予使用者高度自由,卻也衍生出「過夜」的灰色地帶。多數人僅短暫休息,但部分年輕人確有於健身室過夜的念頭。

 這場業者與使用者間的博弈,反映了共享經濟與城市空間再利用下,傳統商業模式面臨的制度空隙與潛在衝突。從業者可借鑑,如香港有健身中心在全天營運的同時,彈性關閉部分夜間區域,展現管理上的適應力。

 這股「健身室睡眠」風潮是經濟現象,更是當代都市青年對生存壓力的一種創造性回應。它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在生活成本與工作壓力持續攀升的背景下,人們如何重新定義空間與時間,尋找屬於自己的安身之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多年來,散步逐漸累積了一群忠實擁護者,他們保持這個日常習慣,不僅因為對身體健康有益,也因為能帶來心理上的好處。西奈山 Fuster 心臟醫院心臟科醫師 Johanna Contreras 博士指出,散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糖,並幫助控制發炎。散步是一種低衝擊、連運動初學者都能輕鬆做到的活動,並能為大腦和身體帶來許多好處。

雖然你不需要每天非得走到一萬步也有健康益處,但問題來了:散步時,究竟距離比較重要,還是速度才是關鍵?

Contreras 醫師表示,理想情況下,走得「更遠」和「更快」都很好。但現實是,你可能只有時間、或精力,的選一種。「不管你怎麼選,散步都是很好的運動。」她說。不論是多繞一圈超市,還是改走樓梯,你都在為健康加分。如果你正在考慮是要在每日散步裡多加半英里,還是比平常走得更快,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各自好處。

哈佛研究顯示「做1件事」生病天數會比每週運動少於一次的人減少 43%

「超慢跑」減肥跑對才有效!專家「超慢跑教學」正確姿勢4要領 姿勢錯誤小心傷膝蓋

專家介紹:Lauren Hannon Redler,醫學博士,紐約長老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 Irving 醫學中心的骨科外科醫師與運動醫學專家。Johanna Contreras,醫學博士,西奈山 Fuster 心臟醫院心臟科醫師。Rachelle Reed,博士,美國喬治亞州雅典市的運動科學家。

「走更遠」:提升耐力

在深入說明之前,要先知道:任何散步想要達到良好的運動效果,都需要有一個最低速度。

這個速度因人而異,但關鍵在於你要感覺到有挑戰性,如果心跳有明顯加快(即便只是些微上升),就代表你的速度已經足夠了。即使目標是拉長距離,Contreras 醫師提醒,走到最後你仍然應該有出汗的感覺。

走更遠距離的最大好處是:提升耐力,也就是讓你能在不過度負荷心臟的情況下持續運動。因為這會讓你的心臟逐漸習慣於在較長時間維持較高心率。Contreras 醫師說,拉長步行時間是訓練心臟在「加速狀態」下工作更久的關鍵。此外,隨著年齡增長,走得更遠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你不需要把心率提升太高就能獲得同樣的好處,而且也能避免對心臟造成過大壓力。

另外,長距離散步能帶來比短距離散步更多的好處,即使步速相同。如果你無法加快速度或無法跑步,單純走更遠的距離,長期下來也能逐漸接近快走或跑步在較短時間內帶來的效果。Contreras 醫師補充說(根據美國疾管中心 CDC 的資料):高速步行 1 分鐘的效果,大致相當於低速步行 2 分鐘。

「走得更快」:強化心臟

快速步行會對心臟提出更高需求,使心率比慢速步行更高。紐約長老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 Irving 醫學中心的骨科外科與運動醫學醫師 Lauren Hannon Redler 博士說:「走得更快確實能帶來更多心肺反應。你的心臟會更快速地把血液泵送到全身,幫助肌肉更有效率地利用氧氣。」

Contreras 醫師補充,心率提升得越高,對心臟來說就是越好的運動,這能增加你的運動能力、提升代謝需求,並幫助控制血壓。而且,因為快速步行更費力,你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與慢速長時間步行相同的好處,甚至可能把所需時間減半。

哪一種比較有利於減重?

專家們對「走得遠」或「走得快」哪個更適合減重,意見並不一致。

Redler 醫師偏好「走得慢而遠」,因為它能讓你維持在 Zone 2 有氧區間(約為最大心率的 60–70%)。在 Zone 2,身體主要使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雖然這不等於一定會減少體脂。運動科學家 Rachelle Reed 博士指出,2023 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發現,停經後女性若以每小時約 3 英里的速度,持續走 1 小時,能帶來更大的總脂肪減少。

另一方面,Contreras 醫師認為走得短而快對代謝要求更高,能燃燒更多熱量,因為這是一種更激烈的運動。她說:「如果想減重,人們需要思考如何提高運動強度。」Reed 博士補充,減重時專注於燃燒熱量,比單純強調能量來源是脂肪還是葡萄糖更重要。而且,即使你走得比較快,你仍很可能還是在 Zone 2 區間。

不過,減重是一件複雜的事,不只取決於運動方式。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基因、營養和生活環境都會影響體重。Reed 博士提醒,慢速長時間步行與快速短時間步行其實最終都能達到相近效果,所以「哪個比較好」其實取決於哪種方式更適合你。尤其因為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才能真正獲得健康與減重的好處。

最理想的方式:把「短而快」與「長而慢」的散步都納入日常。

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時間在每次散步都走上好幾公里,而且還保持健走的速度,而你也不必這麼做。專家建議你在日常中同時進行這兩種散步訓練:既有長而慢的,也有短而快的依照當下或每天的生活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即可。Redler 醫師說:「兩者都很重要。」

快速步行能讓心臟獲得更高強度的運動,而長時間步行則能透過延長心臟工作的時間來培養耐力。Redler 醫師建議,不要只做距離型或速度型的步行,而是應該在不同的日子裡交替進行。

還有兩件事需要注意:當你進行長距離步行時,要小心避免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害。Redler 醫師說,你可以透過逐步增加行走距離,以及穿著合適的鞋子來降低風險。

如果你想提升速度,間歇步行可能是個很好的方法。先以較慢的速度走三分鐘,然後加快速度走一分鐘,這樣交替進行,直到完成整段路程。隨著進步,你可以逐漸減少慢速步行的時間,並增加快速步行的時間。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健身房明明是運動的地方,卻常讓人充滿壓力:像是怕動作不標準被旁人看笑話、又或者怕遇到滿場肌肉男、甚至怕自己在器材上笨手笨腳,這些「健身焦慮」…最近在TikTok上被命名為「Shy Girl Workouts」(害羞女孩訓練法),短短幾個月就爆紅,影片瀏覽量破千萬,這種訓練法主打「簡單、低調、卻能有效鍛鍊」,不需要炫耀身材、不必進行高難度的重量訓練,就能循序漸進提升體能與自信。

健身房對許多人來說不只是運動場所,更像是一個「心理挑戰場」,許多女性甚至形容,走進健身房的那一刻,心跳比跑步還快!這正是為什麼在TikTok上爆紅的「Shy Girl Workouts」(害羞女孩訓練法)能夠迅速成為新一代健身潮流,它強調「低調、簡單、不尷尬」,讓妳能自在地在家或是健身房的角落進行訓練,現在就來看看要怎麼做!

什麼是「Shy Girl Workouts」(害羞女孩訓練法)?

「Shy Girl Workouts」最初出現在TikTok健身創作者的影片中,特色是「輕鬆、短時、低壓力」,相較於傳統重量訓練,它主打:

不需大器械:啞鈴、彈力帶或自體重即可。

動作選擇安全:多為深蹲、臀橋、啞鈴肩推等簡單動作。

地點彈性:可在家裡客廳、宿舍,或健身房不顯眼的角落進行。

時間短:15–30分鐘即可完成,不會產生「時間壓力」。

對新手而言,它不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也不是專業健美課程,而是一種「溫柔的訓練入門方式」。

Photo/pexels.com

為什麼這種訓練法會爆紅?

1. 心理學角度

心理學研究顯示,當行為門檻降低,人更容易開始並堅持(行為經濟學中的「小步驟原則」)。Shy Girl Workouts正是把門檻壓到最低,不用在健身房人群中「被看」,也不用承擔失敗焦慮。

2. 醫學期刊與科學研究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3》:即使每週只做2次、每次20分鐘的肌力訓練,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並降低壓力。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22》 :發現「週末戰士型運動者」—也就是分散或集中在短時間運動的人,健康效益差異不大,重點是「持續」。

《Nature Medicine, 2022》:每天只需幾分鐘的高強度小動作(如快走、爬樓梯),就能有效降低癌症與心臟病風險。

這些實證顯示:不用每天瘋狂爆汗,只要持續累積小運動,也能帶來顯著效益。

真實案例分享

案例1:Marie Claire UK編輯挑戰心得

美麗佳人英國版健康編輯Georgia Brown實測一週「Shy Girl Workouts」後表示:「在家運動讓她先累積信心」,第一次進健身房雖緊張,但發現「大家都顧自己」,沒人真的care她;持續訓練一週後,她形容自己「不只是身體變強壯,更是一種心理突破的成就感」。

案例2:台灣上班族小婷(來自Dcard分享)

27歲的小婷因健身房焦慮而遲遲不敢開始,她先在家用YouTube找到Shy Girl Workouts,每次訓練20分鐘,兩週後她發現褲子更合身,腿部線條也有明顯的改善,也逐漸敢去健身房嘗試跑步機訓練了!

案例3:國際健身網紅Krissy Cela

Krissy在YouTube上的「Shy Girl Workouts」影片超過百萬觀看,她強調:「健身不必是舞台競賽,而是找到讓自己安心的方式。」許多女性留言表示,這是她們第一次真正愛上運動。

7天挑戰計畫:新手友善版

第1–2天:家中暖身

徒手深蹲15次× 3組

橋式(臀橋)12次× 3組

平板支撐30秒× 3組

小提醒:這兩天重點在「找回肌肉感覺」,不用追求速度。

第3天:休息+伸展

伸展大腿前側、臀肌與肩頸。

可搭配 10 分鐘的「溫和瑜珈流動」。

第4–5天:輕器材入門

啞鈴肩推12次× 3組

啞鈴划船 12次× 3組

弓步蹲12次× 3組

小提醒:重量以能完成12次、最後2–3感覺吃力為佳。

第6天:戶外活動+核心

快走或慢跑20分鐘

加上核心循環:登山者30秒× 3組、俄羅斯轉體12次 × 3組。

第7天:健身房體驗

選擇最簡單的器械(如腿推),完成15分鐘。

觀察環境,習慣健身房氣氛。

注意!!這是突破心理關卡關鍵的一天!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

設定小目標:例如「這週完成3次20分鐘訓練」即可,不需一開始就目標過高。

  1. 01. 善用零碎時間:上班前10分鐘深蹲、午休快走、下班拉伸。
  2. 02. 穿著舒適即可:不用花錢買「健身房戰袍」,舒適安全最重要。
  3. 03. 善用社群:可找朋友一起挑戰,或在IG限動紀錄打卡,增加動力。

注意事項: 

  1. 01. 避免天天練同一部位:肌肉需要休息,建議48小時後再練同部位。
  2. 02. 姿勢比重量重要:錯誤姿勢可能造成腰背傷害。
  3. 03. 循序漸進:先從15分鐘開始,再慢慢增加。
  4. 04. 聆聽身體:若感到異常疼痛,應立即停止並調整。

同場加映:飲食與生活搭配

  1. 01. 高蛋白飲食:有助於肌肉修復(可攝取雞胸肉、豆腐、蛋)。
  2. 02. 補充水分:避免運動後頭暈或疲勞。
  3. 03. 睡眠7小時以上:肌肉修復與心理壓力調節的關鍵。
  4. 04. NEAT活動:除了訓練外,增加日常小活動(走樓梯、站立工作),能提升基礎代謝。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從「害羞」到「自信」的蛻變

「Shy Girl Workouts」(害羞女孩訓練法)的爆紅,不只是因為它簡單,更因為它擊中了大眾的心理需求:讓害怕健身房的人,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入門方式。 從家裡角落到健身房,從15分鐘到30分鐘,妳會發現健身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段屬於自己的身心靈成長的旅程。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我健身大概七八年,從瑜伽、有氧舞蹈、飛輪、游泳到重量訓練都涉略一些,最近發現,健身近年的流行態勢,連「時尚」都要亦步亦趨地跟進,實在讓人大開眼界。但健身的歷史,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老」,從裸體練習的希臘戰士到穿鋼鐵內褲的國王,這段歷史不只荒謬,有些還有點獵奇。

跟著法老深蹲

埃及三千年的歷史裡,法老除了是統治者外,他也是太陽之子和神的化身。於是乎,他的身體既然是「神性的容器」,所以必須年輕、健康而且穩定,為了證明這件事,法老必須鍛鍊核心肌群以保持穩定站姿,轉動身體訓練側腹協調來扮演戰神,還要深蹲高舉雙手三分鐘化身「太陽王」,更要在神殿裡抬膝奔跑馬拉松;而且,更重要的是,法老運動時都必須穿戴沈重的聖袍和王冠,用以宣告眾人自己的「神性」

 

一圖看懂

石碑上的埃及法老,動作和姿勢確實是精於鍛鍊的身段。(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同樣的,埃及的皇后為女神Isis的容器,她的「運動」則跟法老有所同、有所不同。比較經典的,她必須在儀式上以類似肚皮舞的扭腰並輕快地轉動骨盆,接著採一種蓮花式的盤坐同時帶著眾人詠唱,讓神性可以透過她的身體澆灌眾人。

這樣的「身體律動相等於宇宙秩序」的觀念,同樣也影響了所有埃及人。他們日常勞作、建造神殿和搬運石材,都是以「服務神」為核心,於是,既然他們有能力建造一座總重量可能超過 600 萬噸的金字塔(相當於15,000 架滿載的波音747),可見他們身體相當健壯;如果是士兵,那就更加嚴格,因為他們是聖戰士,進行高強度的全能訓練,在沙漠或河裡用肉身戰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群沒有高科技武器的特種部隊,那個身體素質不是用「好」就足以概括的。

裸體健身才是好市民

不過,相較於埃及人,你知道誰更愛鍛鍊肌肉嗎?答案是古希臘人。而且,他們不只健身,還要赤身裸體在眾人面前鍛鍊。

在古希臘城邦時代,公民都被當作戰士培養,因此健身是一種人人都要保衛國家的義務。更因此他們發明了奧林匹克競技賽,從擲鐵餅、摔角到賽跑等運動不一而足,而這些運動我們仍能從雕像中看到;他們除了提倡健康與強壯,身體更要看起來協調和平衡,因此他們的肌肉線條不是健美式的極致,而是和諧且對稱的挺拔。

 

一圖看懂

考古出土的希臘雕像。(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為了這個目標,他們甚至建立了公共健身房,而且,訓練時必須要「裸體」——一絲不掛、沒有遮掩,而且連內褲都不許穿。因為身體就是靈魂的證明,赤裸裸的身體才誠實且值得尊敬,而遮掩,就是可恥;除此之外,健身房裡還有哲學思辨課,蘇格拉底可能會站在旁邊一邊看你深蹲,一邊問:「你鍛鍊這雙腿,那你有沒有鍛鍊過你的靈魂?」哈!這是不是有點荒謬?

在雅典,人們相信身體是靈魂和意志的外顯,有挺拔健壯的身體代表自律和理性,配得起參與政治和承擔公民責任,如果肌肉鬆弛或有個大大的肚腩,就不配談政治也不配去投票;而在斯巴達,健身鍛鍊更為激進,大概七歲的男孩會被送往軍營,學會赤腳長跑、搏鬥、野外求生,有沒有肌肉這件事不只是審美,更是生存問題,而且,連少女也都要鍛鍊身體,因為他們認為「母體強壯孩子才會強壯」,這些都是「國家級的優生政策」。

之後,健身這個舞台交給了羅馬人。

終極殺戮遊戲線下版

羅馬帝國之所以強盛,除了戰術靈活與軍團組織縝密,更關鍵的,是對身體的「徹底管理」與操控,人人都要學會手格鬥和武器操作,一身肌肉的存是為了入侵、征戰和殺戮,才得以征服歐陸。

一圖看懂

代表羅馬戰士力與美的雕像。(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在古羅馬,健身最極致的展現無非就是角鬥士(Gladiator)了,他們通常是奴隸、戰俘與罪犯,有著堆疊著肌肉和脂肪的厚實身體,相互廝殺讓公眾觀賞,人們擠進競技場,不是來欣賞肌肉線條,而是為了看血濺沙地或殘肢斷臂。暴力讓人興奮,在死亡分出勝負的瞬間全體沸騰,勾出人類內心嗜血與懼怕的矛盾。

讚美肌肉的時代,並沒有持續太久。接下來,歐洲迎來一段漫長的黑夜:中世紀。

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後,歐洲的秩序和城市文明全面瓦解,加上連綿的戰亂、農收驟減導致飢荒,疾病瘟疫全都一起席捲而來,人們失去了生命的盼望,這時,基督教站出來說:「唯有信仰才能拯救你們!」這是基督教掌握了至高話語權的時代。

在中世紀有人健身嗎?連飯都吃不飽了,怎麼可能想要鍛鍊?而且當時的基督教認為「身體」是罪性的根源,甚至禁錮了靈魂,所以鍛鍊身體是除了勞作以外不可能發生的事。他們更進一步宣導,肉體和慾望是拖你下地獄的包袱,要救贖靈魂,就要禁食、禁慾、苦修,應該該懺悔它壓抑它處罰它。

然而,在這個時期還是有一群人可以鍛鍊身體:騎士他們作為軍事的貴族,從小會接受馬術、長矛、劍術與近身搏鬥的等訓練,把強壯藏在鎧甲底下,成為少數上帝允許的特例。

從為了美感的鍛鍊到偷吃步

你可以說,肉體被教會鎖死了幾百年,但進入 14 世紀,黑死病在短短幾年內奪走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所有人乃至教會神職人員都無法倖免。祈禱無法帶來食物,肉身的苦修也可能死亡,於是這個曾經堅不可摧的信仰體系開始出現裂痕,人們不再把希望全然寄託於天堂,開始重新低頭凝視人間,重新閱讀古希臘與羅馬留下的文本,挖掘出雕像與建築,驚訝地發現,身體原來在百年前被視為知識與美的結晶。

接著,藝術家們畫起裸體,雕塑家重新創建肌肉線條,科學家、醫生甚至哲學家也參與其中。文藝復興終於開始。你認識的達文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沉迷於人體,為了知道肌肉怎麼收縮、骨頭怎麼承重,他甚至解剖超過三十具屍體,最後,他畫下「完美人體」的比例原型;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則是充滿肌肉張力的立體演繹,連西斯汀禮拜堂創作的《創世記》,上帝、亞當甚至天使的肌肉也都線條分明,彷彿那才是天堂的靈魂容器。在這些畫布與雕像上,肌肉再一次成為美和哲理的話語,甚至上升到人性與宇宙的通道。

一圖看懂

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壁畫《創世記》呈現了米開朗基羅眼中的上帝,讓「肌肉」再一次成為美和哲理的話語,甚至上升到人性與宇宙的通道。(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在這段時期,人的身體還不只是藝術品,更首次進入了科學與醫學的範疇。 1553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寶・麥登斯寫下了史上第一本專門探討體育鍛鍊的書《健身鍛煉及其好處》; 義大利醫生Mercuriale則發表了《體操的藝術》,細緻分析古希臘羅馬的養生與鍛鍊方式。

從走路、跳舞到游泳、拳擊,甚至唱歌與釣魚都被分類為不同強度的鍛鍊法,這些書成為歐洲接下來兩個世紀的健身教科書。

但16世紀的上流人士,更會為了美感,開始在衣服裡添加了大量的填充物(bombast doublet),讓身體看起來異常壯碩,這不只是當年的男性時尚,而是一場權力的展演,是穿上身的肌肉濾鏡。

一圖看懂

當肌肉成為展示「戰力」的基礎,偷吃步的「違建」必然發生。圖為亨利八世的肖像畫。(圖/Josefina Hung 提供)

分享本圖

王者更必須藉此明示國家軍事力量和統治權威,他們會用衣服頂出一副我的國家最強盛的樣子。以亨利八世經典的肖像畫為例,他的肩膀、手臂、腰身、大腿小腿都誇張地膨脹,只差臉沒有塞進大量棉花了;他這麼做,是為了要讓臣民敬畏他的體魄,也讓敵國懼怕英國的力量。

另外,當年沒有個人廁所,為了方便大小便,男性褲子中間的設計是中空的,會用另一塊布遮擋生殖器部位。不過這塊布後來更「進化」成王公貴族炫耀「天賦異稟」的裝飾品,稱作 Codpiece——這是一個外顯的生殖器造型,裡面會填充羊毛、亞麻、絲綢,有時還會搭配皮革、羽毛或珠寶鑽飾,更華麗的版本甚至使用絲綢、蕾絲製成; Codpiece 也常用於高級訂製的盔甲設計,不但要鼓起來,還要逼真,有些甚至以鎏金或掐絲琺瑯打造,有些過大的造型甚至導致上不了馬,可以說是任性地「性權威」表現。我們今天看來可能會有點害羞,但在當時,這可是潮到最高點的男性時尚。

一圖看懂

另一種潮到最高點的男性「性時尚」——Codpiece。(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超精準人體使用手冊

17與18世紀的啟蒙時代,人們秉持理性和實證精神,身體的被拆解成一套可被計算、分解、優化的系統。在軍事學校與菁英教育中,身體訓練第一次被編入必要課綱,為現代理解的健身運動鋪路。接下來,我們快轉到19世紀,歐洲各地出現了第一批體育學者,除了將健身推向更科學和標準化,還發明了器材來提升成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瑞典醫生古斯塔夫·詹德(Gustav Zander)。他從小體弱多病,學習體操以來增強體魄,在進入醫學院後,他發現「抗阻訓練」對身體與健康的深遠影響,除了雕塑身形,更能改善關節活動度並促進健康,於是以槓桿、皮帶、滑輪與彈簧設計出世上第一套有系統的健身器材,前後共30 幾種針對不同部位的訓練機器,並在1892年開始了由他命名的「Zander Institutes」健身中心(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物理治療診所 × 高級健身房」的結合體)。

一圖看懂

19世紀的抗阻訓練器材,可以說是當代健身房的濫觴。(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另一種看起來很炫的抗阻訓練器材。(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1910年代左右,全球已有超過300家這樣的空間,讓人們第一次相信,靠著機械輔助,能精準鍛鍊肌肉與體態。於是乎,健身從此不再只是軍隊或體育選手的專利,而走進了醫學和復健領域之中。

看著保存下來的照片,除了鑄鐵的雕花機器美到不可思議以外,更辣眼的是人們穿著硬挺的西裝和馬甲裙撐,雖然我可以理解當時彈性布料還沒有發明,但是不是蠻荒謬的?

除了上健身房的潮流開始成形,19世紀更讓人驚訝的是,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與冰浴減脂法就已經被提出,只是沒有酷炫的名字而已。你可以說,健身這個議題好像近年蔚為流行,但其實,我們只是在一套關於身體的歷史劇碼中重複登場。

從埃及法老的儀式,到希臘的赤裸體態,再到文藝復興畫布上的肌肉線條,甚至16世紀填滿棉花的肌肉裝束和極致的陽具外衣,最後進入工業革命後的肌肉機器訓練場,身體在不同時代,是信仰、權利或身份的延伸。

也許健身這件事,從來不只是為了健康或外表,更是關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這一段就此打住,我先去練腿,就這樣就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Tumaz Strong健身房奪冠(Red Bull提供)

〔記者吳孟儒/台北報導〕健身風氣日漸興盛,全球性健身競賽 Red Bull Gym Clash 台灣決賽進行八強對決,來自北中南的體能好手代表自家的健身房參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以團隊總和410公斤的挺舉重量,以及27分33秒的完賽總成績贏得台灣冠軍,他們將於10月2至5日前往希臘雅典參與世界總決賽,爭奪地表最強健身房的榮譽。

八強的隊伍包含時刻健身、CrossFit Matrix、健身工廠、Petra Training、力煉體適能工作室、Tumaz Strong等。各家健身房精銳盡出,由兩男兩女組成隊伍,在台灣決賽中必須依序挑戰「挺舉」重量,並且在23分鐘內輪番完成跑步,以及啞鈴肩舉、波比跳、啞鈴前蹲舉等爆發力項目,這不僅挑戰選手的體能實力,更考驗團隊默契、動作精準度和時間高壓下的溝通能力。

在台灣預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隊伍Tumaz Strong在決賽時來勢洶洶,他們把握最後出賽及舉重競技上的優勢,儘管在兩項比賽成績上與力煉體適能工作室平手,因最終以挺舉重量項目做為判定,他們成功以410公斤的成績勝出,贏得前往雅典世界決賽的門票。

Tumaz Strong成員黃羽緁在賽後訪問表示,「因爲在台灣很少有綜合體能賽事能出國比賽,所以當初一看到Red Bull Gym Clash時就決定報名,並且以拿下冠軍為目標進行訓練!」Tumaz Strong期許自己能在世界決賽盡全力做到最好,並期盼未來台灣能有越來越多人共同參與,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

「很過癮!」上週剛參加完夢想盃健體賽事獲得CrossFit團體組冠軍的Ariel Kuo(郭美渝),參與Red Bull Gym Clash的賽前體驗場次,她表示「雖然很累,但能和團隊夥伴一起完成賽事真的很好玩!」;而健身創作者Peeta葛格也到場共襄盛舉,他認為「像這類混合式訓練的賽事,是能凝聚整個健身房的向心力,一起讓身體變好、有共同目標努力,是相當值得推廣的!」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民視運動網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

健身風氣日漸興盛,全球性健身競賽 Red Bull Gym Clash 台灣決賽於9月6日進行八強對決,來自北中南的體能好手代表自家的健身房參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以團隊總和410公斤的挺舉重量,以及27分33秒的完賽總成績贏得台灣冠軍,他們將於10月2 – 5日前往希臘雅典參與世界總決賽,爭奪地表最強健身房的榮譽。

Red Bull Gym Clash 八強的隊伍包含時刻健身、CrossFit Matrix、健身工廠、Petra Training、力煉體適能工作室、Tumaz Strong等。各家健身房精銳盡出,由兩男兩女組成隊伍,在台灣決賽中必須依序挑戰「挺舉」重量,並且在23分鐘內輪番完成跑步,以及啞鈴肩舉、波比跳、啞鈴前蹲舉等爆發力項目,這不僅挑戰選手的體能實力,更考驗團隊默契、動作精準度和時間高壓下的溝通能力。

在台灣預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隊伍Tumaz Strong在決賽時來勢洶洶,他們把握最後出賽及舉重競技上的優勢,儘管在兩項比賽成績上與力煉體適能工作室平手,因最終以挺舉重量項目做為判定,他們成功以410公斤的成績勝出,贏得前往雅典世界決賽的門票。

Tumaz Strong成員黃羽緁在賽後訪問表示,「因爲在台灣很少有綜合體能賽事能出國比賽,所以當初一看到Red Bull Gym Clash時就決定報名,並且以拿下冠軍為目標進行訓練!」Tumaz Strong期許自己能在世界決賽盡全力做到最好,並期盼未來台灣能有越來越多人共同參與,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

「很過癮!」上週剛參加完夢想盃健體賽事獲得CrossFit團體組冠軍的Ariel Kuo(郭美渝),參與Red Bull Gym Clash的賽前體驗場次,她表示「雖然很累,但能和團隊夥伴一起完成賽事真的很好玩!」;而健身創作者Peeta葛格也到場共襄盛舉,他認為「像這類混合式訓練的賽事,是能凝聚整個健身房的向心力,一起讓身體變好、有共同目標努力,是相當值得推廣的!」

Red Bull Gym Clash為全新綜合體能賽事,這場史無前例的團隊健身大戰打破傳統個人競技模式,在台灣決賽中考驗團隊的「挺舉」總和重量,以及爆發力與耐力結合的綜合體能項目,考驗挑戰隊伍的力量、耐力、技巧和團隊策略於一身。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健身房之間的榮譽之戰。

原文出處:綜合/Red Bull 健身台灣決賽冠軍出爐!Tumaz Strong前進雅典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球星突獲「304億財產」!富豪指名他:唯一信任
殘念!山本由伸差1出局無安打比賽 牛棚放火讓道奇吞連敗
LIVE/振奮人心!東園少棒威廉波特奪冠 北市舉辦雙層巴士遊行現場直擊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央社〕全新綜合體能賽事Red Bull Gym Clash今天進行台灣決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贏得台灣冠軍,預計於10月2日至5日參加世界總決賽,爭奪代表最強健身房榮譽。

Red Bull Gym Clash是全球性健身競賽,這場史無前例的團隊健身大戰打破傳統個人競技模式,由兩男兩女組成隊伍,依序挑戰挺舉重量,且要在23分鐘內輪番完成跑步、啞鈴肩舉等重量項目,不僅挑戰選手體能,更考驗團隊默契、動作精準度和時間高壓下的溝通能力。

在今天舉行的台灣決賽中,吸引來自北中南的健身好手代表自家健身房參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以團隊挺舉總和410公斤,搭配27分33秒的完賽成績,從8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冠,預計於10月2日至5日前往希臘雅典參與世界總決賽,力拚代表最強健身房榮譽。

代表健身工廠永華廠的女子選手卓家羽曾在2023年亞洲健力錦標賽締造亞洲蹲舉紀錄,甚至今年將披上台灣隊戰袍征戰世界健力錦標賽。

本身擔任藥劑師的卓家羽賽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平常只能利用零碎時間訓練,也因此改善自己的「拖延症」,時間管理相當重要。(編輯:陳彥鈞)1140907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9.05 16:38 臺北時間

娛樂

南韓人氣男團Super Junior成員東海,昨(4)日來台參加活動之餘,抽空前往World Gym台北民生館健身,還在社群平台分享健身日常,展現親和魅力,不料卻遭健身教練偷拍並上傳社群嘲諷,引發粉絲不滿。對此,World Gym立即發表聲明,強調已對涉事教練進行懲處。

該名李姓教練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布東海健身身影,並附上揶揄文字:「他又來練了,如果馬東石來我比較興奮」以及「東海是誰?我只知道法海…為什麼不是光頭?」此舉迅速引發粉絲撻伐,並截圖轉貼至Threads標註World Gym官方帳號,要求回應。

20250905edi049
該名李姓教練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布東海健身身影,並附上揶揄文字。(翻攝自Threads)

事發後,該教練在當日午後發文公開道歉,表示:「我,李XX,誠摯向東海本人道歉。不應該未經允許拍攝打擾,並以不恰當的文字於社群曝光。打擾會員運動的失禮行為,已立即刪文,並誠摯向他本人和粉絲道歉,也感謝給予指正的網友們。對不起。」

World Gym也立即發布聲明,強調高度重視所有會員的隱私與尊重,已對涉事教練進行懲處,並將加強員工教育訓練,以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不過,不少網友認為World Gym教練偷拍會員早已不是首例,就有人曬出教練偷拍會員運動並發限時動態「公審」的照片。更誇張的是,連World Gym的社群小編也曾被抓包盜用他人照片當作自家內容發文,被發現後只說「懲處員工」,卻從不公開具體內容,對於被盜圖或被偷拍的當事人完全沒有任何道歉。更有人質疑:「難道健身房『買課配公審』嗎?」

更新時間|2025.09.05 16:3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年9月5日

八哥
財經八聲道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阿豪是八哥自小便認識的後生仔,今年30歲,香港出世,曾在英國工作,現居新加坡。和很多90後一樣,他們都愛開餐廳。雖然開餐廳,卻不太愛飲酒,因為怕酒精影響健康。話雖如此,阿豪偶爾也會和朋友一齊吃水煙,這不是一個容易解釋的新一代飲食習慣。
這天約了阿豪在中環Jimmy’s Kitchen吃早餐,9點鐘開 …

(節錄)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