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記者 彭姿穎/桃園 報導】台灣護照現可免簽進入141個國家與地區,旅遊自由度大幅提升,但國人海外突發醫療事故風險隨之增加。聯新國際醫院院長許詩典提醒,出國前除備妥藥物外,更應投保涵蓋國際醫療轉送的旅遊險,並熟知緊急聯絡管道,才能在異地發生重大醫療狀況時,爭取黃金救援時間,確保生命安全。

若國人在海外遇到重大醫療事故,許詩典院長建議應立即啟動三項關鍵聯繫:第一步應立即聯繫外交部24小時緊急聯絡中心(+886-800-085-095),由駐外館處協助取得當地醫療及轉送資訊;第二步可通知國內保險公司,尋求協助以保險分攤部分費用;第三步可同步諮詢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協助規劃最合適的返國途徑。透過三方聯動整合資源,爭取黃金救援時間,降低病患與家屬的壓力與風險。

海外突發醫療危機 國際醫療轉送成旅人救命關鍵
▲事前周全準備,才能在意外來臨時,為緊急返國治療爭取黃金時間。

航空醫學與一般臨床醫療不同,三萬英呎高空環境下的艙壓變化,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許詩典院長提醒近期曾接受過眼科、鼻腔、內視鏡及腹腔鏡等手術者以及心肌梗塞、腦中風患者,在術後1至2周內都不宜搭機,尤其是像慢性阻塞性肺病這類患者,更可能因為艙壓導致缺氧危及生命,因此必須由專業醫療團隊進行評估與安排緩衝期,以確保飛行安全。

國際醫療轉送方案須依病情量身設計,醫療團隊會先進行現場或視訊評估,並提出轉送建議。若使用民航機,須至少提前48小時向航空公司申請,並提交病歷、適航診斷書;必要時申請擔架座位(需加訂六個座位),並安排家屬與醫護人員同行。若需攜帶如攜帶式氧氣濃縮機「一般俗稱製氧機」、呼吸器等電子醫療設備,則須符合FAA飛安認證才能登機使用。病情危急者,則可選擇動用醫療專機,由醫護人員全程護送,攜帶急救藥品與設備,大幅縮短返國時間,提升安全性。

海外突發醫療危機 國際醫療轉送成旅人救命關鍵
▲ 許詩典院長提醒,旅程再精彩,也別忘了:健康規劃,始終是最重要的行前功課。

國際醫療轉送服務的核心精神,不僅在於準確與快速,更仰賴各專業團隊間的默契合作。許詩典院長分享一位約45歲的香港旅客,曾在桃園國際機場證照查驗櫃台昏倒,出現心肺停止與多重器官衰竭的狀況,因發生地點鄰近機場醫療中心,醫護人員得以盡速搶救並後送至聯新國際醫院ICU治療,在成功移除呼吸器及葉克膜後,隨即透過國際醫療轉送並出動醫療小組護送返港治療,半年後該名旅客親自抵台向當時救治他的醫護人員致謝,不僅展現生命的奇蹟,更凸顯跨境醫療合作為病患爭取寶貴生機的重要性。

許詩典院長提醒,國人出國前務必備妥三項健康要件:
1、英文診斷書:若有特殊疾病,應向醫師索取英文診斷書,避免因語言障礙延誤治療。
2、慢性病藥物:隨身攜帶足量個人慢性病藥物,並清楚標示藥品名稱與劑量。
3、旅遊平安保險:投保涵蓋「緊急醫療轉送」的旅遊平安險,更能為突發狀況預留保障。

許詩典院長提醒旅程再精彩,也別忘了:健康規劃,始終是最重要的行前功課。國際醫療轉送不只是後援,更是旅人生命的保險線。唯有事前周全準備,才能在意外來臨時,為緊急返國治療爭取黃金時間。(照片: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9.11 05:28 臺北時間

財經理財

AI的崛起加速醫療領域數位化,包括手術室及病房都衍生出許多軟硬體需求,為工業電腦廠商創造新藍海。(翻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官網)
AI的崛起加速醫療領域數位化,包括手術室及病房都衍生出許多軟硬體需求,為工業電腦廠商創造新藍海。(翻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官網)

全球醫療設備市場向來被歐美日巨頭壟斷,但在關鍵的電腦運算平台上,卻有一家台灣廠商默默成為8成國際醫療大廠背後不可或缺的力量──研華。憑藉工業電腦的高穩定性與客製化能力,研華從手術影像、放射檢測到遠距醫療全面滲透,逐步串起智慧醫療產業鏈,成功開啟「智慧醫療大腦」的新藍海。

車子駛入桃園龜山的研華林口園區,在研華員工的引導下步入2023年啟用的最新大樓,沿著指示走進B1展覽室,映入眼簾的是一間科技感十足的未來醫院。

展示空間陳列著各式智慧醫療應用,靠近入口的病房區,病床旁懸掛著一組懸臂式螢幕,畫面即時顯示病人的生理數據與病歷資訊;再往裡頭走,則是模擬手術室的場景,約五十五吋的大螢幕正播放著外科醫師進行手術的影像,螢幕後面內建的醫療電腦可同時處理並呈現多達8~12路影像,讓醫師隨時掌握手術的每個視角及各種生理體偵訊號。

專家表示,隨著AI影像辨識、物聯網感測與雲端連線的普及,醫療電腦的重要性正快速攀升。從急診室到遠距診療平台,工業電腦早已不只是輔助角色,而是醫療數位化的中樞大腦。

20250829ind002 (1)_2025-08-29.jpg
早在2000年,研華便搶先許多台灣工業電腦業者成立醫療電腦部門,進軍智慧醫療領域。

「這不是一個幾年內能夠突然衝進來搶賺的市場,而是一條需要20幾年一步一腳印深耕的路。」研華智能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江明志向本刊強調,早在2000年,研華便搶先許多台灣工業電腦業者成立醫療電腦部門。

江明志分析,不同於消費性電子產品,醫療設備對於電腦運算平台有高度特殊需求。生命週期長、批量小,卻要求極高可靠度,且需符合醫療使用的Know-how,這不是找幾個會做電腦的人就能完成的,是需要長年在此領域的投入與累積,克服許多挑戰後將其轉化為核心競爭優勢。

「全世界主要的醫療設備品牌,很多都有研華的工業電腦在裡面,雖然我們(研華)名字不會出現在產品外殼上,但關鍵運算平台裡往往少不了我們。」江明志自豪地說。

研華服務物聯網事業群智慧醫療資深協理黃滇樺補充,目前全球超過八成知名醫療設備廠商,都選用研華的產業電腦、單板電腦與高度客製化產品,應用範疇涵蓋內視鏡、放射影像(X射線,X-ray)、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醫美設備等多元領域。

除大舉滲透醫療設備產業,研華同時也與多家台灣醫療院所直接合作,提供軟硬整合的智慧醫院方案,包括台北榮民總醫院的即時血液透析系統,以及成大醫院藉由串接研華的軟體平台,實現總院與分院之間的知識庫管理及智慧決策等等,都是研華的傑作。

20250829ind002 (3)_2025-08-29.jpg
台灣工業電腦廠商已經成為本土醫院數位化的好幫手,協助推動遠距醫療等數位化工程。(翻攝研華美滿人生ABLE Club臉書)

黃滇樺透露,研華短期目標係在設備商市場取得優勢,下一步中期策略將聚焦於拓展品牌能見度,並深化與系統整合商(SI)及經銷商的合作。「在醫療設備商中建立品牌並不難,難在如何獲得SI與代理商的認可,這個商業模式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也是研華正在努力的方向。」黃滇樺說。

目前研華已在歐洲建立通路網絡,並持續將觸角延伸至中東等新興市場。面對整體醫療市場,江明志直言,研華採取「兩條腿走路」策略。一方面持續與醫療設備商合作,另方面逐步推進醫院端品牌與解決方案,並積極尋求國際併購與策略合作,加速當地市場落地。

更新時間|2025.09.11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9/10 14:56(9/10 15:31 更新)



北醫大以及衛福部雙和醫院獲頒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由北醫大副校長朱娟秀(右4)、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左4)率隊受獎。(北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9月10日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0日電)北醫大及雙和醫院(委託北醫大經營)以「低碳校園、綠色醫療」為願景,導入國際認證標準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長年深耕永續治理,獲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

台北醫學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國家企業環保獎由環境部主辦,是國內最高榮譽的環境治理獎項,今年以「邁向淨零轉型,共創永續未來」為主軸,評選內容涵蓋環境政策與管理、能源與資源節用、污染防治、環境參與等。

北醫大體系以「低碳校園、綠色醫療」為願景,全面導入國際認證標準,包括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以及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藉由數據化治理,讓校院各項永續作為更具科學依據。

在能源管理上,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建置智慧電表,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與電梯能量回收裝置,同時推動照明LED化與空調分區管理;北醫大近3年累積節電超過130萬度,雙和醫院單年節電突破100萬度。

北醫大提到,在循環經濟方面,北醫大2024年資源回收率達38.61%,並推動實驗室廢塑膠回收計畫,每年再製約3600公斤校內用品;雙和醫院則建構醫療廢棄物循環示範場域,年回收8000公斤,減碳27.2公噸,節省288萬元清運成本;同時也導入雨水再利用與廢水回收措施,有效提升用水效率並強化氣候韌性。

另外,北醫大將「生活轉型」與「人才培育」納入淨零行動核心,校園推行「減碳存摺」,鼓勵師生以大眾運輸與YouBike取代汽機車通勤,學校餐廳推廣低碳飲食與環保餐具租借;雙和醫院則導入電子病歷、無紙化掛號與行動支付,不僅提升醫療效率,更大幅減少紙張浪費。

北醫大表示,此次獲獎展現學校和醫院長期推動永續創新與淨零轉型的決心,未來將持續深化「教育×醫療×永續」三軸整合,提升治理韌性與社會影響力,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編輯:李亨山)11409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KTSF)

【KTSF 蕭永耀報導】

奧克蘭(屋崙)與Roseville的Kaiser醫療中心,週一有超過600名員工罷工一天,抗議人手短缺導致員工過勞,工會與資方的合約談判,已經持續了一年半仍未達成協議。

這次罷工行動主要圍繞醫療人手不足,工會認為長期的人員流失與過勞,影響醫護人員與病人安全。

麻醉科注冊護士Sanne Jacobsen說:「穩定的麻醉科人手,才能確保病人安全,而人員流失、短缺又因過勞時,病人就不安全了

Kaiser方面表示,醫院和診所週一會維持開放,但部份門診與手術或將延後。

院方發聲明形容罷工令人失望,強調會繼續談判,力求達成協議,既能保障員工,又能提供高品質且可負擔的醫療。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謝惠翔醫師返鄉服務 金寧衛生所醫療量能再升級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寧報導。


點閱率:170


金寧鄉長喜迎謝惠翔醫師(右)加入金寧衛生所。(公所提供)


金寧鄉衛生所近年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即日起由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具兒科專科醫師資格的謝惠翔醫師,正式加入金寧鄉衛生所,成為常駐醫師之一。未來,他將與同仁攜手守護金寧鄉親的健康,提升地方基層醫療服務的量能與品質。
謝惠翔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曾任林口長庚兒科住院醫師及兒童肝膽胃腸科總醫師,專長涵蓋一般兒科、兒童消化與營養、兒童腹部超音波、小兒預防接種,以及成人慢性病整合照護與轉介。此次返鄉服務,是個人的職涯選擇,展現醫者回饋鄉里的初心與使命。
金寧鄉長楊忠俊表示,金寧衛生所有謝惠翔醫師的加入,讓衛生所擁有兩位醫師常駐,大幅提升醫療量能,讓金寧鄉親享有更完整的健康守護。他強調,基層衛生所肩負預防醫學、急性疾病處理及慢性病管理等多重角色,醫師人力的補強,將能大幅減輕民眾舟車勞頓的負擔,「讓鄉親看病不必遠行,健康就在身邊」。
除了一般門診與兒科照護外,謝醫師的加入,對金寧鄉的公共衛生推廣別具意義。兒童健康向來是家庭與社會關注的重點,從嬰幼兒疫苗接種、常見疾病診斷,到學齡期的成長評估與營養指導,都需要專業醫師的把關。謝醫師過去在兒童消化與營養方面的經驗,正好呼應了當前基層醫療對兒童健康促進的迫切需求。
謝惠翔醫師表示,選擇返鄉服務,是希望能將過去在大型醫學中心累積的專業經驗,應用於基層,讓鄉親能享受到同樣標準的照護品質。他強調,兒科醫師的責任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陪伴者。他希望透過專業診斷與衛教,讓家長安心,並提升整體社區的健康意識。
此次謝惠翔醫師的加入,象徵地方基層醫療能量的提升,更凸顯年輕專業人才返鄉服務的價值。
隨著醫療與公共衛生網絡逐步健全,金寧鄉的健康守護版圖將更加穩固,鄉親能在家門口就享有完整、貼心且專業的醫療服務。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簡稱HS)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好發於腋窩、腹股溝、臀部等皮膚皺褶處,患者往往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生理疼痛和心理負擔。Incyte近期啟動一項針對醫療專業人員(HCP)的宣傳活動,旨在揭示HS患者生活的「真相」,提升醫療專業人員對此疾病的認知,進而改善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此舉不僅展現了Incyte對HS領域的投入,也為HS患者的福祉帶來新的希望。

深入病症:HS的影響遠超皮膚表面

HS並非只是單純的皮膚問題,它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反覆發作的膿腫、疼痛的結節和難以癒合的竇道,不僅會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動,例如穿衣、行走、運動等,更會帶來持續性的疼痛和不適。許多患者因為病灶位置的特殊性而感到尷尬和羞恥,不敢參與社交活動,甚至影響到親密關係,導致社交孤立和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等。

此外,HS的診斷也充滿挑戰。由於疾病表現多樣,容易與其他皮膚疾病混淆,例如毛囊炎、癤等,導致許多患者經歷漫長的求醫過程,甚至被誤診。延誤診斷和治療則會加劇病情,增加治療難度,並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Incyte的行動:攜手HCP,照亮患者前路

Incyte此次發起的HCP宣傳活動,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活動的核心是「揭示真相」,透過提供更全面的疾病資訊,幫助HCP更深入地了解HS的病理生理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

活動可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提供最新的研究數據和臨床指南:

讓HCP掌握HS的最新進展,並依據循證醫學的原則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分享真實的患者故事:

透過患者的親身經歷,讓HCP更深刻地體會HS對患者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而提升對患者的同理心和關懷。

開發便捷的診斷工具和資源:

協助HCP更快速、準確地診斷HS,避免誤診和延誤治療。

舉辦線上線下教育活動:

例如研討會、網路研討會等,為HCP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台,促進HS領域的知識共享和經驗交流。

活動的深遠意義:不僅是宣傳,更是承諾

Incyte的這項活動並非單純的產品宣傳,更體現了其對HS領域的長期承諾。透過提升HCP對HS的認知,Incyte致力於改善HS患者的診斷率和治療效果,最終幫助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活動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真正觸及HCP,並促使其改變臨床實踐。這需要Incyte與HCP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並持續提供高品質的教育資源和支持。

未來展望:持續創新,為HS患者帶來希望

HS的治療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治療方案的個體化程度不足等。Incyte的HCP宣傳活動,為HS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未來的研究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我們期待Incyte能夠持續投入資源,研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並與HCP、患者組織等合作,共同推動HS領域的進步,為HS患者帶來更多希望。這不僅需要藥物研發的突破,更需要全社會對HS的關注和支持,共同打破疾病的枷鎖,讓HS患者能夠擁有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從更廣泛的層面來看:

Incyte的這項活動也反映了製藥產業在疾病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轉變。過去,製藥公司主要關注藥物研發和銷售。如今,越來越多的製藥公司開始積極參與疾病教育和患者支持,致力於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管理方案。這種轉變有助於提升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進醫患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最終改善患者的健康結局。

Incyte的HCP宣傳活動,正是這種轉變的體現。它不僅展現了Incyte的社會責任感,也為其他製藥公司樹立了榜樣。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製藥公司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共同推動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

總結:

Incyte的HS宣傳活動,以「揭示真相」為核心,旨在提升HCP對HS的認知,改善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這項活動不僅體現了Incyte對HS領域的投入,也反映了製藥產業在疾病管理中角色的轉變。我們期待Incyte能夠持續創新,為HS患者帶來更多希望,也期待更多企業和組織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共同努力,讓HS患者能夠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September 3,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新醫院結合廟埕文化推動在地失智友善場域,讓信仰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熟悉、安心的健康促進據點。(營新醫院提供)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9月國際失智症月,營新醫院結合廟埕文化推動在地失智友善場域,以「深化信仰場域」為核心,讓信仰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熟悉、安心的健康促進據點。

失智症推廣宣導活動今日在鹽水月港武廟舉辦,透過「文化與健康」跨域結合,呈現營新醫院今年推動的失智友善成果,聚焦鹽水大眾廟、新營大將公廟、新營真武殿與鹽水月港武廟等4間合作廟宇,展出友善標示優化、簽署合作、文化互動等內容。其中,鹽水月港武廟作為示範點,優化後的廁所標示簡潔明確,協助長者與失智者正確辨識,避免混淆,成為南市文化信仰場域中具代表性的友善案例。

活動內容從廟埕空間延伸至社區日常,結合鹽水蜂炮等在地特色與健康教育,並展示長者創作作品,創造世代共享的參與感與社區認同。現場同時規劃闖關遊戲、失智認知宣導、交通安全及走失預防服務,邀請警察局、監理站與在地商家共同參與,串聯社區支持網絡。

南市衛生局科長黃芷玲指出,透過在地文化連結長者生命經驗,推動失智友善社區,不僅能拉近居民與失智議題的距離,更能促進社區共融與共老。

南市高齡人口已逾34萬人,鹽水、新營區推估約有1700位失智人口,失智議題亟需社會共同關注。營新醫院表示,自2022年起攜手衛生局推動失智友善計畫,持續整合醫療、宗教與社區資源,4年來以文化信仰場域為基礎,深化在地照護與友善實踐。

9月國際失智症月,營新醫院結合廟埕文化推動在地失智友善場域,以「深化信仰場域」為核心,讓信仰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熟悉、安心的健康促進據點。(營新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6 17:49:32)隨著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變遷,氣溫持續攀升,國外旅遊盛行,登革病毒傳播迅速,臺東縣今(114)年共有3例登革熱確診境外移入疫情,衛生局表示,依過去防疫經驗,病患感染初期,使用「登革熱快速診斷試劑」(簡稱登革熱快篩)作為輔助診斷工具,協助醫師早期診斷並治療,防止疾病擴大傳播,感謝各醫療院所加入登革熱篩檢行列。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登革熱快速診斷試劑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須由醫師或醫檢師等專業人員操作。當病患感染病毒,出現發熱症狀起七日內,專業人員採集血液透過登革熱快篩輔助診斷,感謝目前登革熱NS1抗原快速診斷醫療院所配置點共40處,含各醫院、衛生所及診所,登革熱快篩檢驗敏感度與專一性高,可早期偵測及確認病例,及早採取防治作為,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儘快提供感染者適當醫療處置。

衛生局提醒民眾有流行區活動史,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如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食慾不振、頭暈無力、噁心、嘔吐、腹瀉、出疹等症狀,即懷疑感染登革熱,儘快至縣執行登革熱篩檢院所就醫診斷,醫療院所加強詢問就診者之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進行登革熱快篩檢驗。登革熱快速篩檢(NS1)院所資訊可至臺東縣衛生局官網查詢:https://gov.tw/Bi6

臺東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應落實「巡、倒、清、刷」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下雨過後再次巡視住家周遭環境,清除積水容器,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敵避(DEET)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郵寄限制扼殺腫瘤病患的及時照護?CMS政策引發爭議

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針對醫療機構的郵寄宣傳規範,旨在防止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和潛在的詐騙行為。然而,這些限制也引發了對其是否阻礙腫瘤科等專業領域有效提供患者照護的擔憂。對於時間緊迫的腫瘤病患來說,及時的資訊和資源至關重要,而郵寄宣傳常常是聯繫患者、提供關鍵資訊的重要管道。本文將深入探討CMS郵寄限制對腫瘤照護提供的影響,並分析其利弊。

CMS郵寄限制:一把雙面刃

CMS的郵寄限制主要針對Medicare Advantage(聯邦醫療保險優勢計劃)和Part D(處方藥計劃)的營銷材料。這些限制包括事先授權要求、內容規範以及對郵寄頻率和對象的限制。其目的是防止誤導性宣傳、過度醫療以及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從正面來看,這些規範確實有助於減少Medicare受益人收到的垃圾郵件,並保護他們免受欺詐性營銷的侵害。此外,限制不必要的郵寄宣傳也有助於控制醫療成本,使資源更有效地分配。

然而,這些限制也可能對腫瘤照護產生負面影響。腫瘤治療通常需要快速反應,及時的資訊和資源對於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郵寄宣傳可以有效地將患者與臨床試驗、新的治療方案、支持團體以及其他重要資源聯繫起來。CMS的限制可能會延遲或阻礙這些資訊的傳播,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選擇和整體照護品質。

腫瘤照護的特殊性:時間就是生命

腫瘤照護與其他醫療領域不同,其時間敏感性極高。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於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品質至關重要。郵寄宣傳可以作為重要的溝通工具,提醒患者進行篩檢、追蹤檢查,並提供最新的治療資訊。

例如,針對特定癌症類型的臨床試驗資訊,透過郵寄宣傳可以快速觸及符合條件的患者,讓他們有機會參與最新的研究並獲得潛在的治療益處。若因郵寄限制而錯失這些機會,對患者而言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尋找平衡點:兼顧規範和患者需求

如何在CMS的郵寄限制與腫瘤照護的特殊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一方面,需要有效的規範來防止濫用和誤導性宣傳;另一方面,也必須確保患者能夠獲得及時且重要的醫療資訊。

一些專家建議,可以針對腫瘤照護等特殊領域制定更靈活的郵寄規範,例如允許醫療機構在獲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發送與其病情相關的資訊和資源。此外,也可以透過數位化工具,例如電子郵件、簡訊和患者入口網站,來補充傳統郵寄宣傳的不足,並提供更個人化的資訊。

未來展望:科技與政策的協同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位溝通工具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快速、更精準的資訊傳遞,並有助於克服郵寄限制的障礙。然而,數位鴻溝的存在也可能導致部分患者無法平等地獲取資訊。因此,在推動數位化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並確保他們不會被排除在外。

未來,CMS的郵寄政策需要與科技發展同步,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政策制定者需要與醫療專業人員、患者團體以及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在保障患者權益的同時,促進醫療資訊的有效傳播,並提升腫瘤照護的整體品質。

我的觀點

我認為CMS的郵寄限制出發點良好,旨在保護患者免受不必要的干擾和潛在的詐騙。然而,在腫瘤照護等時間敏感的領域,這些限制可能產生 unintended consequences,阻礙患者獲得關鍵資訊和資源。因此,CMS需要重新審視其郵寄政策,並針對腫瘤照護的特殊性制定更靈活的規範。同時,也應積極探索數位化工具的應用,以彌補傳統郵寄宣傳的不足,並確保所有患者都能平等地獲取所需的醫療資訊。唯有如此,才能在規範和患者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並最終提升腫瘤照護的品質和效率。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September 3,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發稿時間:2025/09/05 17:36:1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5 17:36:19)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今(5)日前往中埔鄉衛生所視察重建進度,趙局長肯定施工團隊災後迅速復工,期許工程如期如質完成,提升當地醫療服務品質。

中埔鄉衛生所位處梅山斷層帶,重建工程由中央補助及縣款挹注,總經費5,640萬元,目前已完成一樓底板施作,進行二樓底板鋼筋綁紮及水電配管等工項,預計115年底完工啟用,為中埔鄉親提供更安全、舒適且功能完備的公衛、醫療與長照服務。

趙紋華表示,嘉義縣是全國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縣市,提升醫療照護能力一直是縣府重要施政方向。中埔衛生所不只強化建物的安全性,更進一步提升當地的醫療、公衛與長照整合服務,未來中埔鄉親就能在家門口享有更完整的基層健康照護,看病更方便、保障也更多。

衛生所還設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心理諮詢資源,照顧民眾的心理健康。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視察中埔衛生所重建工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