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肌膚保養 網路分享


▲AI皮膚分析崛起 精準追蹤膚質變化掌握保養關鍵 。(圖/記者王威智攝)

記者王威智/採訪報導

AI 護膚新時代:智慧美容與個人化保養全面升級

照照鏡子,一份專屬今日的保養處方已生成。濕度、紫外線、甚至你這週的壓力曲線,全都被 AI 精準計算。這不是科幻,而是 2025 年已經走入日常生活的智慧護膚科技。在 15 日開幕的國際美容展上,上百個品牌展示最前沿的科技保養品,其中也展出智慧美容 AI儀器,讓民眾親身體驗美業進化的新高度。

近兩年,AI 應用已從金融、交通延伸至醫療美容領域,特別是在肌膚檢測與個人化護膚的發展上,話題熱度不斷攀升。

AI 驅動肌膚檢測:精準量化每一個細節

AI 驅動的肌膚檢測,正悄悄改變我們對臉龐的理解。過去靠美容師的肉眼與經驗,如今高解析影像與深度學習技術能捕捉毛孔、細紋、斑點的微小變化,甚至量化膠原蛋白新生與藥物保養效果,並提醒你:「T 區油脂飆升了」、「頰部保濕已經達標」。這讓個人化保養不再只是概念,而是真正落實到每天護膚。

居家美容儀升級:專業體驗隨手可得

現代居家美容儀不只是好看而已。光波、微電流、射頻參數會自動依膚況調整,搭配專屬 App 記錄分析,居家護理瞬間升級成專業級體驗。虛擬試妝技術更逼真,唇色、眼影、底妝即時模擬,讓購物不踩雷,化妝前就能先玩 AI。

皮膚科醫師林亮辰提醒:「AI 皮膚檢測能輔助日常保養,但想要精準追蹤與高階分析,仍需專業與臨床級設備。」家用 AI 儀器數據雖具參考價值,但鏡頭模組、感光元件與 CPU 性能都會影響準確性,容易出現波動。醫療級 AI 系統則可控制光源與環境,精準偵測表層與深層細胞變化。即便某些 AI 面罩標榜改善皺紋或美白,功率多半不足以達到臨床效果,使用設備仍應確認國際或台灣認證,保障安全。


深層皮膚檢測:OCT 與基因分析打造個人化保養

AI 在皮膚科的應用,正從表面檢測延伸到深層細胞與基因層次。透過光學斷層掃描技術 (OCT),可非侵入式觀察組織細胞,甚至重組 3D 膠原蛋白分布圖,量化保養與藥物療程效果。真正打造個人化護膚策略。

▲▼             。(圖/林亮辰醫師提供)

▲透過光學斷層掃描技術 (OCT),可非侵入式觀察組織細胞,甚至重組 3D 膠原蛋白分布圖,量化保養與藥物療程效果 。(圖/林亮辰醫師提供)

AI 改變美容產業:從產品到數據生態系

網絡行銷專家徐力剛(Eric)分享,AI 智慧產品正重新定義美容產業價值鏈,從「賣產品」轉向「賣數據與個人化方案」。它能即時蒐集並分析膚質、環境與生活習慣數據,提供使用者動態調整的護膚建議,同步加強用戶黏著度與信任感。當然,虛擬試妝、精準配方與遠距護理服務,也在壓縮消費決策週期、降低退貨率。

對業者而言,AI 不只是產品附加功能,而是建立「持續互動的用戶生態系」的核心引擎,未來競爭關鍵將是誰能掌握更多高質量用戶數據並轉化為差異化的數位用戶體驗,將是決勝關鍵點!

在 AI 助攻下,每天的護膚就像參加一場專屬美容實驗,精準、貼心又充滿儀式感。科技讓你的臉,比你自己還懂自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懷孕荷爾蒙-法令紋-囊腫性痤瘡-懷孕變化-懷孕水腫

馬來西亞吉隆坡一名28歲行銷經理費薩爾(Farah Faizal)近期在社群平台X上傳兩張未使用濾鏡的照片,引起網友與醫學專家熱議。原來費薩爾在懷孕過後,因荷爾蒙變化導致自己的外貌也出現驚人改變,近乎「面目全非」。原本光滑無瑕的皮膚出現多處紅腫、鼻子明顯變大、法令紋暴增等,讓她相當崩潰。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在懷孕前的照片中可以看出費薩爾擁有光滑無瑕的皮膚與紅潤的臉頰,外貌十分出眾。然而另一張照片中,費薩爾臉部佈滿嚴重的囊腫性痤瘡,皮膚呈現紅腫狀態,彷彿被曬傷。她的鼻子明顯變大,臉頰、鼻子旁及額頭上出現了深深的紋路。費薩爾坦言自己的臉「100%變了樣」,而且越接近預產期,情況越嚴重。

面對這些變化,費薩爾很長一段時間深陷情緒低落,多次落淚崩潰表示:「為什麼其他孕婦看起來那麼美麗、容光煥發?為什麼只有我變成這樣?」她的丈夫不斷安慰她,強調這些變化只是暫時的,並告訴她:「在我眼中你依然美麗」。她的好友也給予許多鼓勵,並激勵她公開分享自己的故事。

最終費薩爾逐漸接受自己的樣貌,並向馬來西亞媒體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說:「懷孕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變化,還有情感和心理的挑戰。每位女性的經歷都不同,這些都值得被認可。」費薩爾特別提醒男性:「要珍惜妻子,為了生下孩子犧牲了自己的身體。」

在得知費薩爾的情況後,有醫師指出,這樣的經歷並非特例。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水腫、痤瘡、黑斑、皮膚敏感或紅腫等問題。此外,部分孕婦可能因荷爾蒙增加導致血管擴張,出現「孕期鼻子」現象,鼻子會暫時變大,但通常在生產後數週恢復正常。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網紅直播「痛毆智能障礙妻」!囂張稱:不打白不打 陸網全怒了

侮辱性極強!戲耍中國軍艦相撞淪全球笑柄 菲海警返港全員授勳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文章: Petter Hegevall – Gamereactor.cn當 Overwatch 克隆 Marvel Rivals 背後的團隊 Netease 決定發布一系列新皮膚時,許多主要女主角都穿著暴露,粉絲們的反應正如預期的那樣並不溫和。Netease 被心懷不滿的粉絲指責發布了幾款所謂的“gooner skins”,這些化妝品以非常挑釁的方式描繪女性角色。這是製作人陳光雲在接受 YouTuber Rivals Assembled 採訪時評論的。「因為我們的設計,如前所述,靈感來自經典漫畫主題,包括一些非常出色的皮膚,如螳螂,還有靈蝶的復仇,這些都來自經典漫畫設計。我們將那些經典的漫畫設計,並在此基礎上製作一些更時尚的設計,以獲得玩家的欣賞。我認為這也反映了我們球員的廣泛認可。因此,根據開發團隊的說法,皮膚的設計直接取自 Marvel 的漫畫書,無論現在有多少皮膚可見。
Source: Gamereactor.cn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民眾使用防蚊液,醫師提醒噴在衣服上勿塗抹皮膚,也能降低罹癌風險。(示意圖/資料照)

資深主持人沈玉琳近日驚傳罹患血癌,消息震驚社會,也引發外界對白血病成因與日常致癌風險的高度關注。醫界提醒,居家常用的防蟲、殺蟲產品雖能驅蚊滅蟲,但若使用不當,恐增加健康風險。近期大雨過後蚊蟲孳生,民眾雖使用防蚊液,但醫師提醒噴在衣服上勿塗抹皮膚,也能降低罹癌風險。

根據刊登於《藥物治療監測雜誌》的研究,美國喬治城大學倫巴狄綜合癌症中心針對41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及其母親、以及41組健康對照組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試者尿液中檢出殺蟲劑代謝物。其中,罹病兒童的尿液中 「DETP」 與 「DEDTP」 兩種常見殺蟲劑代謝物濃度更高。雖研究未直接證實其致癌性,但已提醒醫界與民眾正視殺蟲劑長期暴露的風險。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李宜恭指出,DETP與DEDTP存在潛在致癌疑慮,建議該類物品應優先噴灑於衣物或環境,而非直接作用在皮膚上,以減少經皮膚吸收的風險。他也提醒,戶外環境因空氣流通,濃度相對較低,危害較小;反之,在電梯、室內等密閉空間使用,吸入濃度高,應避免。

防蚊產品中,被衛生單位推薦的 「敵避」(DEET) 防蚊液,因二戰期間被證實具良好防蚊效果,數十年來廣泛應用於預防瘧疾與登革熱。雖2009年法國研究曾指其對哺乳類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具潛在毒性,但多數國際研究仍認為其為相對安全的防蚊成分。李宜恭建議,若擔心安全性,可將防蚊液噴於衣物或周邊環境,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若選用除蟲菊精等天然成分,毒性相對溫和;但部分殺蟑劑含「有機磷」,對兒童與寵物危害較高,家庭使用時應特別謹慎。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韓國星巴克出手了!禁筆電印表機進店 「啡學族」霸位亂象恐將終結
機車停一中秒被開「白單」 騎士先嚇後笑「反謝警太暖心」真相曝
苗栗竟藏「100多家違法露營地」名單曝 鍾東錦震怒:清剿違規業者
罕見瘤!頸腫大如鴕鳥蛋險壓斷氣管 台中68歲翁化療死裡逃生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美國一名27歲女子,因長期服用止痛藥險遭奪命。示意圖。(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長期服藥看似相安無事,背後卻可能隱藏奪命危機!美國1名27歲3寶媽多年依賴止痛藥,從未有異狀,未料2020年時病情卻急轉直下,皮膚一片片脫落、導致全身潰爛,短短時間失去高達95%皮膚,甚至併發敗血症與多重器官衰竭,一度命懸一線。雖然醫師懷疑是止痛藥的罕見副作用,但她過去多年都無任何症狀及反應,確切病因至今仍成謎。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27歲的羅傑斯(Aleshia Rogers)於2020年剖腹產下第3胎後,為緩解術後疼痛,每天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布洛芬(Ibuprofen)」,未料3週後身體突發異狀,先是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燒、吞嚥時喉嚨灼熱、眼睛充血發燙,胸口還不斷冒出紅疹。

羅傑斯前往急診後,被診斷為紅眼症並被請回家休養,但隔天病情急轉直下,雙眼腫到無法睜開,再度就醫卻被改診為猩紅熱,醫生還建議她繼續服用止痛藥緩解不適,隨後再度被打發回家。

沒想到短短數小時後,羅傑斯病情急轉直下,臉部、眼睛與胸口接連出現灼燒感與水泡,皮膚更大片剝落,最終失去高達95%的皮膚面積,並併發敗血症與多重器官衰竭。為爭取身體修復的機會,醫生只好讓她進入長達3週的人工昏迷。當時羅傑斯的存活率僅剩10%,然而在昏迷21天後,她竟緩緩睜開雙眼,重新恢復意識。

經過醫生深入檢查後懷疑,元凶可能是止痛藥副作用,她自14歲起便長期服用該藥緩解經痛,從未出現異狀。事發至今已逾5年,羅傑斯仍在與併發症搏鬥,並希望藉由自身經歷,提醒世人正視長期用藥隱藏的危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曾幾何時——現在感覺像是近一百年前——《決勝時刻》植根於現實主義。但那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商用機一直在滾動,渴望與該系列合作的品牌自然也排隊。這種轉變並不符合每個人的口味,近年來,該系列因其日益奇異和愚蠢的皮膚而受到批評,這一趨勢似乎將在即將推出的《黑色行動 7》中繼續下去。

根據 X 上的《決勝時刻》內部@charlieINTEL,《黑色行動 7》的 Vault 版在正式發布之前就已經洩露。洩漏揭示了幾款皮膚,感覺與現實戰爭遊戲中的皮膚相去甚遠。雖然它們不像《黑色行動 6》中的 Beavis 和 Butt-Head 或 American Dad 皮膚那麼荒謬,但很明顯,古怪和古怪內容的策略將繼續存在。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新的競爭對手《戰地風雲 6》已確認它將完全專注於腳踏實地、現實的基調,沒有廢話。這種方法似乎奏效了,公開測試版中有超過 500,000 萬同時在線玩家,一些行業聲音表示,今年可能是《戰地風雲》的受歡迎程度超過《決勝時刻》的一年。然而,動視暴雪堅稱 COD“大到不能倒”。

您對此類遊戲中的現實主義與愚蠢有何看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都新聞)【記者謝佩吟/台中報導】2025台灣連鎖加盟創業大展8月8號於高雄展覽館熱鬧登場,現場雲集全台各大品牌與創業菁英。其中,台灣皮膚管理領導品牌露琺意醫美集團,以全台唯一結合產品研發、生產、直營與加盟的完整產業鏈模式,成為全場矚目焦點。

露琺意醫美集團目前在全台擁有多家分店,北部與中部據點密集,南部市場也深受重視,尤其在高雄已設有兩家業績亮眼的皮膚管理分店。此次總部特別南下參加高雄加盟展,正是看準當地龐大的皮膚管理需求與市場潛力。

作為加盟總部認證的全台唯一皮膚管理品牌,露琺意提供專業的皮膚管理服務與高品質產品,將加盟主的人才培訓視為事業成功的關鍵,並協助加盟店進行顧客引流。今年更引進Meta AI廣告技術,協助加盟夥伴精準拓展客源,提升市場競爭力。

全台唯一應用AI數據與科技掌握美業未來 醫美集團高雄加盟展大放異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全台唯一應用AI數據與科技掌握美業未來 醫美集團高雄加盟展大放異彩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加盟創業大展攤位人潮不斷,洽詢加盟的創業者絡繹不絕,顯示品牌的高知名度與市場吸引力。(圖/記者謝佩吟翻攝)

展會活動中,露琺意醫美集團總經理阮丞輝應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邀請,接受知名YouTuber、開吧餐飲顧問創辦人「熱血老闆 James」專訪,並與現場嘉賓分享創業心路歷程與成功秘訣,氣氛熱烈,吸引眾多與會者駐足聆聽。露琺意醫美集團表示,將持續深耕全台市場,並積極拓展海外版圖,致力成為華人市場最值得信賴的皮膚管理品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37歲的小穎從青春期起,身上就不斷出現疼痛膿瘍,與哥哥姐姐的情況雷同,家人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沒想到竟是長達20年未診斷的「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如針刺劇痛、1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不敢穿淺色衣服、不敢久坐、不敢伸展。他感慨說:「這種病,不是忍一忍就會好,找到正確治療才是關鍵。」

「蟻窩型膿瘍」折磨人 平均確診時間長達7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皮膚外科主任趙曉秋指出,化膿性汗腺炎是皮膚科最棘手的慢性發炎性毛囊疾病之一,好發於腋下、腹股溝、臀部、會陰部、女性乳房下方等皮膚皺褶處,初期多被誤認為青春痘,但實際上病灶會反覆爆膿、互相串連、甚至形成「蟻窩狀瘻管」,導致嚴重感染、異味與劇痛,嚴重影響生活。

與青春痘的差別在於「部位」與「反覆性」

青春痘:臉、胸、背等皮脂腺密集處,治療效果佳

化膿性汗腺炎:腋下、胯下等摩擦部位,6個月內易反覆發作

台北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許多病友因為病灶部位私密、不敢就醫,平均需7.2年才確診。且大多確診時,病灶已互相連通、滲膿滲血並伴異味,連坐立都不適。病友常需使用紗布、夜用衛生棉或甚至尿布止漏,嚴重降低生活品質與自信。

擺脫反覆開刀惡性循環

臺大醫院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廖怡華醫師說明,化膿性汗腺炎雖無法根治,但已可透過「階段式治療」有效控制病情:

誤當青春痘、拖延20年,患者忍痛求職、只敢穿黑衣坐黑墊

傳統手術如切開引流,能暫時緩解,復發率較高;全面切除手術雖復發率較低,但風險高、復原時間長,可能產生感染、血腫等併發症。生物製劑作為蛋白質藥物,能抑制發炎因子,是現行控制化膿性汗腺炎最具前景的治療方式。臨床研究發現:使用生物製劑4個月後,約4成病友明顯改善,75% 病患在治療期間未再爆發,需要接受手術的比例低於4%。

今年7月起,生物製劑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預估將造福至少500名中重度病患,減少手術次數、降低復發風險,助病友回歸正常生活。

化膿性汗腺炎不只是皮膚問題 還會影響全身健康

廖怡華強調,化膿性汗腺炎不只影響外觀與疼痛,還可能合併多種全身性疾病,包括:

1.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2.脊椎關節炎、發炎性腸道疾病

3.憂鬱症、焦慮症、失眠等心理疾病

因此,早期就醫、找對專科(皮膚專科),並建立完整的治療策略與長期追蹤,才是病友重拾生活品質的關鍵。

別再忍痛拖延!反覆爆膿 青春痘

若在腋下、胯下、臀部、會陰等處,經常出現紅腫、化膿、刺痛結節,6個月內反覆兩次以上,就應懷疑化膿性汗腺炎。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呼籲民眾提高病識感,遇到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病情惡化。透過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不僅能減少疼痛,也能阻斷共病與手術風險,找回原本的生活與自信。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腋下、鼠蹊部青春痘常復發,竟然是化膿性汗腺炎,跟青春痘無關? ft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廖怡華教授
.南韓明星李洪基透露罹患1疾病長達18年,每天隨身攜帶10件內褲,嚴重會流膿,但與青春痘無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美容院、髮廊公用梳易藏病菌。台大皮膚科醫師烏惟新叮嚀,小心頭癬上身;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上了年紀婦女很多都喜歡上美容院、髮廊做頭髮,不知不覺皮膚染上惡疾,還不自知。台大皮膚科醫師烏惟新叮嚀,小心頭癬上身,常因共用梳子被傳染,頭癬必須服用抗黴菌藥物數個月才能痊癒。

烏惟新也在「皮膚專科 烏惟新醫師」粉專上分享,一位阿姨級病患走進診間,把頭鬆撥上去,指著後頸部的皮膚說:「之前的醫師說是濕疹,但治療好一陣子都沒有痊癒」結果烏惟新拿起皮膚鏡定睛一瞧,除了後頸部紅疹外,發現了一些斷髮形成的黑點。

烏惟新發現了黴菌菌絲的蹤跡,確認診斷。回答阿姨:「妳患的並非濕疹,而是頭癬。您是否常常在髮廊洗髮、做造型呢?」證實病患因上髮廊、共用髮具而感染。

烏惟新指出,紫色毛癬菌(Trichophyton violaceum),內生型(endothrix)真菌,侵入髮幹導致斷裂,形成黑點(black dots)。為何上年紀的女性易受感染?他說,因為更年期以後,雄性素水平降低,頭皮皮脂分泌減少,削弱抗真菌屏障。還有老年免疫衰退(如T細胞活性下降)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都會增加易感性。

不過,也不單是髮廊的共用具才是病菌的溫床,烏惟新表示,兒童、動物,或共用枕頭、帽子等,都易孳生病菌。若出現以下症狀,儘速就醫:

●典型表現:頭皮斑塊狀脫髮,伴黑點(斷髮殞地)、輕度鱗屑及搔癢,易誤診為脂漏性皮膚炎。。
●嚴重病例:罕見癬腫(kerion),即發炎性結節,可能導致瘢痕性脫髮。

個人預防:

1.自備梳子、毛巾至髮廊,避免使用公共工具。
2.選擇有嚴格消毒規範的髮廊(如紫外線消毒櫃或1:10漂白水溶液)。

髮廊衛生管理:

1.採用一次性毛巾或高溫消毒毛巾。
2.梳子、剪刀每次使用後以1:10漂白水溶液浸泡或紫外線消毒。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青春痘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因主要發生在臉部這麼醒目的部位,對青少年的心理造成極大壓力。青春期原本就是高度社交互動的時期,臉上的痘痘容易引來同儕的注目,甚至造成排擠、霸凌,嚴重者還可能伴隨焦慮、憂鬱與自殺傾向。

根據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最新的<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結果顯示,12至17歲的年輕族群中,約七成表示長痘痘會影響課業、人際互動與情緒表現。此外,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也讓青春痘患者更在意外表、焦慮加劇。

調查指出,有痘痘問題的青少年,比起其他人更容易拿自己與網紅、明星比較,甚至使用修圖軟體的比例是一般人的四倍以上,近八成患者坦言「沒修圖不敢上傳自拍照」。

青春痘意識抬頭 但觀念仍待加強

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指出,這幾年家長對青春痘越來越重視,孩子一出現粉刺、痘痘就積極就醫,這是正面趨勢。然而,許多年輕族群對痘痘的治療與保養知識仍不足。調查顯示,僅有三成青少年了解正確的治療方式與痘疤預防,近半數曾嘗試使用偏方或錯誤方式治療。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黃毓惠補充,目前青春痘治療已趨於多元化,包括:

外用藥膏(如A酸、抗生素、杜鵑花酸)

外用保養品(如水楊酸、杏仁酸、A醇)

口服藥物(如抗生素、賀爾蒙製劑、口服A酸)

醫美療程(如藍光、飛梭、果酸換膚等)

黃毓惠強調,青春痘應該從粉刺階段就開始治療,越早介入越能減少發炎與疤痕風險。目前的外用A酸不僅針對粉刺、發炎有效,對痘疤預防也具顯著效果,且刺激性更低,適合青少年長期使用,建立穩定膚況。

痘痘影響深遠 呼籲納入校園健康教育課綱

邱品齊進一步指出,青春痘不僅是生理現象,對青少年心理、自信與人際關係的影響深遠。

他建議,政府應將青春痘的預防與治療觀念納入國高中健康教育課程,學校可辦理皮膚保健講座,協助學生建立正確認知;而家長與教師也應給予正向引導與支持,避免以嘲笑、忽視的方式對待青春痘。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痘痘狂長!營養師曝「6個原因」常被忽略 其中2樣每日必吃食物恐要戒掉
·消痘疤先搞懂「痘疤3類型」!尤其這1種會讓皮膚坑坑巴巴 醫忠告:別手癢亂擠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